★国家“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中心 ★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训练基地 ★日照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 智力障碍

智力落后学生课程教学的特点

时间:2013-01-10 16:24:40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由过去的学生被动接受、被教师主宰,教师满堂灌,变为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启发、补充,学生通过主动、自主地学习,获得情感、态度的体验,丰富和生成新的经验,获得新的发展。
一、智力落后常识教学设计的操作程序
       1.理论准备
       (1)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课程观方面,智力落后常识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生活常识和社会常识为宗旨的课程。课程的定位侧重于智力落后学生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常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的生活来展开的,让学生通过常识课程学习,逐步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智力落后常识课程力图使学生感受到课程的意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成长。
       学生观方面,每个智力落后学生都同正常儿童一样,是有自己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以及个人成长类型和不同进度的独立个体。每个智力落后学生都有游戏的权利、学习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参与的权利。常识课程尊重他们的现实生活以及兴趣需要,教师应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去欣赏每一个儿童的不同个性、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努力让每个智力落后学生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发展、成长。
       (2)要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目标等内容
       智力落后常识课程标准是对智力落后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培养结果所作出的具体描述,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教学、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必须理清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方式、课程资源、评价建议等问题。
       (3)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
       智力落后常识课程是综合性课程综合了学生成长需要的生命科学常识、社会科学常识、自然科学常识、环境科学常识四个方面,其内容标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订,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教师要理解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把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将四者交叉渗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形成和适应能力的发展。
       (4)注意活动的连续性和上升性
       连续性指四个方面课程内容的连续性,也指一方面内容主题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顺序)有时是可以变动的,但有的内容顺序是不能改变的。教师在编写教材或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这一点。上升性是指同一主题在不同年级(或班级)可能重复,但主题深度会因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化程度的扩大而增加,教师要因学生实际确定难易程度,不能简单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
       (5)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依托
       即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重新进行加工构建。常识课程的内容是通过主题形式体现的,这些主题是依据智力落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的需要而设计的。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必须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为依托,做到以普通生活事件为主,以日常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生活实践,使直接生活事件与间接生活事件相互渗透。这就需要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对生活素材重新进行加工构建,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丁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即智力落后的学生。他们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中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由教学对象在学习活动中逐步体现出来的。要使智力落后学生在学习常识科学课程中达到教学要求,就需要对他们在学习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在教学设计时加以考虑和解决。
       分析教育对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基本特征,如年龄、个体差异、智力与认知方式,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即当前的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对教育对象初始能力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对预备技能的分析――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②对目标技能的分析――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③对学生态度的分析――了解学生对新的学习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着疑虑和误解等。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终结果(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制订教学目标应注意尽可能做到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把握性;应将一个教学目标细化成几个具体的小目标;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目标要体现差异性;在目标的实际设计中,要结合内容标准,但不宜将目标与内容标准――对应。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的总体考虑(李龙,1997)。例如,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主体性教学策略,即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提供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成功情境,使学生学会参与;探究性教学策略,即让学生充分观察、实验、调查和分析;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以及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策略等(吕宪军,王延玲,2007)。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究竟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应依据教学目标、常识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分类、教师本身素养条件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来考虑。李龙(1997)认为,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按类别可分为四种: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要单纯地运用某一个方法,要将多种方法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科学常识教育中,应采用有特色的、有利于学习常识的教学方法,如适当运用观察、活动、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有充分参与和体验的机会,通过自身的经验感知和认识周围环境,理解基本常识。
       以游戏方法为例,在科学常识的学习中,运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和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发展。对儿童游戏的研究资料表明,游戏不仅促进概念理解,而且比在直接系统的教学中更有可能发生概念理解;游戏中的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可以对智力落后儿童想象力、记忆力、思维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大胆。在常识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还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智力落后学生都能合适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以及学习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起到一定的诊断作用;游戏还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体验成功,缓解平时失败经历中的不良情绪;游戏可以训练智力落后学生的动作、语言和社会行为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其潜能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张福娟,陆莹,2002;  戴碎英,叶爱娟,胡乐,2004)。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使游戏环境适合学生的需要,与其生活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有密切联系,游戏内容以具体形象为宜,活动要求应该是依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
       再以观察方法为例,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是获得科学常识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科学常识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策略。由于观察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教师应把握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努力促使他们学习一些观察的技能,这样,在常识教学中能更好地发挥观察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作用(姚一霓,1999)。由于智力落后学生比较容易感知一些以自我中心的常见事物,却不易区分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事物的细微差别更无法区分。因此,运用观察法教学时,可以先从观察个别物体开始,缩小观察范围,并以感官训练为主,使他们根据要求把注意力尽可能集中在观察对象上,以后再逐步扩大观察范围;在观察中的提问也很重要,有些问题是描述性的问题,可以根据现象直接回答,有些问题是探究性的,需要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分析。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问题;此外,智力落后儿童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在观察训练中也可以适当引导他们从已知寻求未知,通过比较观察和有顺序的系统观察,来促进他们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采用课堂教学、小组协作教学以及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综合不同的教学形式的优势,灵活运用,有机穿插,积极为智力落后学生学习科学常识提供最适宜的教学。
       3.科学常识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发展性原则。设计智力落后常识教学活动时,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趣味性原则。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智力落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能激发他们对科学常识学习的兴趣,
       开发性原则。指相对于封闭式的教育活动而言,针对智力落后学生的科学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常识教学活动应为智力落后学生创设操作性的环境,引导他们去实践。
       活动性原则。科学常识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整合性原则。指在科学常识课程教育活动设计中将常识科学领域不同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进行有机结合。
二、智力落后常识教学设计中的学生参与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有力保障。在常识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如何营造良好氛围。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构建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激励的语言、鼓励的笑容、爱抚的动作以及信任的目光,都可以使智力落后学生消除顾虑,增强自信,勇于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自己。
       (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在进行常识教学设计时,要做好精心的准备,设计课堂上可以创设的各种情境。通过情境教学,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活动,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个性差异很大的智力落后学生,教师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过多控制学生的个性,应让他们在学习常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2.改变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即使一些看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也无非是教师设计一些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时间很少,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其身心的发展水平。”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识课程课堂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有:
       (1)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是体验教育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知识水平,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经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感受。情境教学可以刺激智力落后学生多感官参与;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角色,进入角色;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常识教学的小组讨论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不同人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观点,拓宽自己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和小组讨论法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注重对问题的讨论,而后者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即更注重操作过程。合作学习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合作,积累合作经验,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在高年级自然常识和环境常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分组合作,进行一些操作性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由于需要全员参与,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参与意识自然被调动起来。
       3.赏识教育,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信,提高参与意识。在常识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多设计可以进行激励评价的环节。常识教学设计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设计学生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间的评价。
       常识教学设计中学生自主评价,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自主评价的方案或者方法。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会了什么,对还存有的问题会一目了然。学生间的评价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学生能够找到和别人的差距,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常识教学设计中,除了可以设计知识的评价,还可以设计学生对活动过程、课堂表现的评价,这样更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
三、智力落后生活适应课程教学的特点
       1.功能性原则
       人的一生中需要学习许多东西,对于智力发展正常的普通中小学生来说,有些知识和技能(如吃饭、穿衣、个人清洁卫生等)是不需要通过在校学习就能掌握的。而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而且还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得以巩固。智力落后学生能够学会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学生智能发展的特点,生活适应课程把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类学生最有实用价值,同时又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设置为教学目标。
       2.开放性原则
       生活适应课程十分提倡教师把学生领出教室,到校园、家庭和社区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去学习。校园、家庭和社区中的许多设备设施是现成的教具,家长及各类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智力落后学生的老师,这样学生就能从生活实践中学到许多东西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活动性原则
       生活适应课程强调要在教师及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主题活动,以及在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把娱乐与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意对与教学有关内容的讲解和示范。
       4.综合性原则
       生活适应课程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践与综合运用。在主题活动中,要突出重点,并为学生提供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接触各种真实的情境,有意安排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Powered by 日照启德培智学校   © 2004-2019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咨询电话:13455002228,0633 - 686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