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中心 ★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训练基地 ★日照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 孤独症康复

自闭症患者人际互动的缺陷(RDI的理论基础)

时间:2015-01-11 11:56:29

l 社交体系与技能的划分

l 人际交往(经验分享互动)的6个发展阶段

l 自闭症患者人际互动的缺陷


RDI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近年来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和自闭症核心缺陷的研究成果。首先,葛斯汀敏锐地注意到了社交体系中的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之分;其次,葛斯汀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正常儿童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论认识,葛斯汀提出了自闭症患者在人际关系发展上的六项共同缺陷。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


社交体系与技能的划分(工具性互动和经验分享的联系与区别)

1.含义

尽管自闭症患者的社会关系均不同程度受损,但在本质上却并非社交能力失调,许多被诊断出有自闭症的患者仍能学会不同的社会行为。研究表明,许多自闭症患者能对有限的社交情境产生兴趣,以及具有某种程度的应变能力,他们毋须透过治疗,便能自行学会某些不需分享情绪、想法或认知的简单社交行为,有些患者甚至能顺畅地使用所谓的工具性(instrumental)社交行为,因为这类行为的互动功能仅止于工具性的――想取得某样东西、某件讯息或刺激物的一种方式。自闭症患者在从事工具性的社交行为时,能自然表达情绪、与他人接触眼神、做指示动作、提出需求、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如排队),甚至做出一般人认为自闭症患者无法做到的社会行为。除了这种能帮我们处理生活基本需求的工具性互动以外,还有第二种相当重要的社会互动行为,我们称之为“经验分享”(Experience Sharing)。经验分享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有机会与友伴分享彼此的内心世界。简言之,工具性的社交行为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类行为与互动的对象是谁并没有关系;而经验分享是有焦点的,不同的个别互动对象能产生不同的互动乐趣,这才是此类互动独特的目的。

每当人们互动时,其集体行为形成一种暂时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本质会限制可能发生的互动内容。两种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系统同时存在,各自为不同类型的互动布置好上演的舞台背景。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首先,“动态系统”(Fluid System)的建立,是为了要处理互动双方所制造的大量新讯息。动态系统在本质上是无法过度限制的,所以只需透过部分的结构要素,便能调控、维护动态系统。规则提供的是简单的空白架构,决定在互动双方之间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此外,动态系统不需有特定目的来引导互动双方的行为,参与互动者无法依赖特定的一连串动作来提供可预测性。参与动态系统的互动者非常努力地平衡新奇的经验与变化,才能维持互动的组织架构。连续的共同调控行为取代特定的结构要素,互动参与者时时刻刻地参照搭档的情绪反应,并且使用这个资讯,决定应该增加或减少下一个动作的变化程度――换言之,这个过程就是“情感谐调机制”(Emotional Coordination),这就使得动态系统不至于沦为一场混乱。相对地。“静态系统”(Static System)是用来限制新资讯流入该系统的多寡,具有高度可预测的结果。在许多社交运作中,静态系统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例如,在超市里结帐、到银行办事要排队等。同样地,我们希望精确的程序动作能在相对的静态系统中产生。静态系统是根据特定的规则、具重复性的―连串动作,并带有某种清楚目的,以维持互动结构的完整性。因此,用剧本式的方法来教这类静态系统的行为,其实相当简单。例如,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家银行办事都一样,所以,用逐步的方法来教排队的规则,会非常雷同而简单。因为排队的规则使这个活动的架构不具弹性,互动参与者在静态系统中毋须不停地维持互动。此外,静态系统中的互动对象可随时替换,只要对方遵照既行的规则与剧本来进行。例如,银行出纳员可能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不过,只要接替他位子的下一个出纳员能立即迅速处理交易,那些排队等待办事的人是不会反对的。相对于动态系统,在静态系统中,试图加入新资讯,或做结构上的变化,都会打断互动,静态系统的互动成员通常会制止互助对象从事这类打断行为。例如,学生突然从教室座椅站起来,并且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这样的行为通常会被老师处罚,尽管这个学生的动作对互动成员是很有意义的,但该行为其实是破坏规则的行为,必须立刻制止,而非当作在互动中制造更多兴奋刺激的新奇变化。

经验分享的基本目的,是搭档间共同努力创造出新的意义。即使在参与互动者感到不知所措或困惑的状态下,这个系统必须要能高度承受快速汇入的新讯息,也必须随时做出适当的回应,以便维持互动结构,只有动态系统才能符合以上这些条件;另一方面,工具性互动则是要达成某种可预测的目的,如果可能的话,变化越少越好,所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工具性互动属于静态系统。


【小资料:动态智能(Dynarnic Intelligence)】葛斯汀博士参考世界各地专家的科研成果,发现即使是能力最强的自闭症人士,也缺乏某种能力,使他们无法应对多变的现实环境。他认为,要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需具备以下的基本能力,即“动态智能”的五个方面:⑴经验分享:理解交往的信息,讲不通的信息融会贯通,运用语言及其他沟通方式来表达好奇心、主动与人接触、以及分享个人看法和感受。⑵社交行为的调适:能持续地评估不断变化的环境资料,选取较佳的方法与人交往,并不断地调节个人的行为,主动与人合作,进行情感交流。⑶灵活的思考及理解能力:能从大处着眼,了解事物的个中含义,懂得解决没有绝对“错或对”答案的问题,能快速适应环境的改变,并制定应变策略。⑷自我反省和个人意识:能回应及反省过去的经验,预测事态的发展,孕育心灵“空间”去思考、反省、预测、准备、调节、评估、假设及梦想。⑸复原力:能克服挫折,积极面对不可预知的前路。尽管自闭症人士的症状各有不同,但他们在上述五方面均有不足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况并不会因为他们长大或曾接受过密集的训练而有所改善。RDI能有效提高自闭症孩子的动态智能。初步研究表明,接受此计划的孩子经过ADOS评估,超过70%在18个月内情况有改善;大部分的孩子亦从需要接受特殊教育进步到可融入普通班级,无需特别的辅助。


2.联系

工具性社交行为与经验分享有5个相似之处:⑴同样的行为,皆可用来达成两者的目的;⑵同样的活动,可以同时具备两种目标;⑶儿童游戏的目的可以是两种目标的任一种;⑷ 两种互动行为都能产生情绪反应;⑸ 相同的对话形式皆可应用在两种互动行为上。例如,用手指东西这个动作,可以是为了取得某样想要的东西,也可以是与人分享有趣观察的方法;眼神接触,可以是为了让人在社交情境具备基本礼貌而训练出来的,可以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物件或报酬而学会的,也可以是儿童对同伴产生情绪反应而自然流露的行为。一般正常的孩子做活动时,能同时达成工具性社交行为与经验分享的目的。例如,两个儿童玩抛接球,来练习加强自己打球的技巧(工具性目的),同时,也享受跟对方陪伴玩球的乐趣(经验分享)。一般地,这两种行为无法藉由互动双方的情绪反应,或者观察双方是否真的在“玩”游戏来辨别。例如,受到惊吓的自闭症孩子也会冲到妈妈的怀里,需要妈妈的安慰,这孩子会这么做,只是工具性地满足其需求。同样地,一般正常孩子跟同伴高兴玩乐、开心大笑的同时,也能进行工具性的社交行为。当参与互动者把互动对象只当成满足需求的手段时,即使能产生情绪、眼神接触,甚至其他社交行为,这样的互动都只能归类成工具性的社交行为;如果参与者加入伙伴的活动,只是为了享受自己从游戏中获得的兴奋和快乐,即使像骑跷跷板、玩大富翁这类游戏也可能是经验分享性的。另外,虽然“对话”是最能用来做情感交流的工具,但却也难以藉有无对话能力来判断是否有自闭症倾向。自闭症儿童对刚认识的新朋友,常会不断用问题轰炸对方,或者不停背诵一些对方根本就没兴趣听的事情,尽管都是在说话,这孩子却很明显只是在从事工具性的行为。所以,当一个自闭症孩子遵守适当的对话公式,有礼貌地问新朋友的名字、家住哪里、上哪所学校等问题,却丝毫不在乎对方的反应,这样的对话也只是工具性行为而已――在这种互动中,任何同伴对自闭症孩子来说,都不具任何意义,换谁来当他的搭档都一样。也正是由于这两种互动行为存在以上共同点,所以甚至一些专家都常常无法明确诊断出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许多临床医生观察到这类工具性的社交行为,认为这种能力排除了自闭症的可能,即使众多研究清楚地显示,自闭症患者不见得会有工具性社交行为能力或沟通的缺陷。例如,他们看到一个孩子与他人有眼神接触、会指东西、能遵守社会规范,甚至与人说话有条有理,便推断这孩子不可能有自闭症。许多无法分辨“工具性社交行为”与“经验分享”这两种互动的家长,也会有一样的想法。

3.区别

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切实区别工具性互动与真正的经验分享行为呢?以下5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值得我们关注:⑴最终结果的可预测性:若单纯从事工具性行为时,通常都是有明确目标的(即可以非常明确地预料到这个互动的结果),而且,如果照着既定步骤做却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会非常失望;相对地,“经验分享”这种互动行为是不带任何明确目标的,从事这类互动毋须设定目标,唯一确定能达成的,就是从该互动中获得乐趣与正面积极的感受。⑵伙伴相对于目的的关系:我们与他人从事工具性互动行为时,往往是想从对方身上,获取某种东西――讯息、物品或者加入某个活动,互动的对方只被我们当成达到目的的必要媒介,而且,最好是可以不须经由互动而达成目标,所以就算没有伙伴,我们还是能想尽办法自己达到目标;相反地,经验分享这个互动行为的本质就是要敞开心胸,邀请别人来加入我们的世界,参与互动的双方会流露出新奇的动作、认知、想法以及感受,就是这些元素驱使我们与他人互动交流,透过与伙伴的交流,希望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共同经验,而这种经验是我们无法独自获得的。⑶互动对象的可替换性:只要知道正确的规则,具备必要的知识或技巧,任何人都能从事工具性的互动,这类互动的对象是可以任意替换的,甚至,只要有人更愿意帮助我们达成该互动的目的,我们可以立即抽离该互动,让另一个毫无先前经验的人取代原本的搭档;相对地,在经验分享互动中,与特定搭档之间共同的互动记忆,才是真正乐趣的所在,藉着与他人过去共同的回忆与可能拥有的未来,我们与他人的情感关系才得以茁壮,此外,我们得知,若是双方都能理解对方独特的互动方式,便能更轻松地维系情感关系。⑷社交“剧本”与规则的依赖程度:工具性互动需要高度依赖可预测的剧本内容,参与互动者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来扮演互动的角色,只要学会这些剧本、角色扮演方法,并且相互配合演出,参与互动者都相信彼此能共同达成互动的目标;相对来说,经验分享建立与互动的双方不断评估,搜寻各自经验中是否有对方相符的共同平台,根据观察自己与对方的关系程度――“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ing)便能持续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增加我们与互动对象的配合度。⑸情感沟通的需求程度:人们在从事工具性的互动中或互动之后,也会有自然的情感互动,但情感沟通并非成功达成工具性互动的必要元素,参与互动者可以任意忽略对方的情绪,还是能顺利达成这类互动的目标;相对地,经验分享需高度依赖情感的交流沟通,参与互动者以互动对象的情感反应作为“参照点”,评估自己与对方共同经验的多寡程度,然后判断自己互动的下一步该怎么应对。


工具性互动与经验分享互动的区别
 
特征
 互动类型
 
工具性互动
 经验分享
 
最终结果的具体性与可预测性
 期待高度可预测而具体的结果,若无法达成该互动目的,会导致互动双方失望,甚至愤怒。
 意料之外的结果所产生的刺激才是从事该互动的主要原因,我们从事这类互动是为了取得不一样的经验。
 
互动搭档的角色
 参与互动者的目的是想从对方身上获取想要的东西,如果可以不需要互动就能达成目的,即使没有互动也不会有损失。
 参与互动者的目的是想与搭档共同创造一段独特而共同的经验,而这类互动是无法独自一个人复制的经验。
 
互动对象的可替换性
 尽管与互动对象间有共同的过去经验,但只要他人也具备必要的互动技巧与知识,这类互动对象是可以随时换人的。
 与互动对象的过去共同经验,能增加未来持续互动的满意度,互动双方会应为过去的共同情感经验而更加重视彼此。
 
可预测的社交剧本、规则与固定角色行为的依赖程度
 完全依赖僵化的剧本、规则以及角色行为,双方都期待对方能照顺序一步步从事这类互动行为。
 只部分依赖社会规范与角色行为,大部分需根据互动双方持续的观察与即时的反应,来维持对互动对象的了解与配合。
 
情感沟通的需求程度
 对于与互动对象间的情感联系,丝毫没有想要观察或体验的意愿与需求。
 需要持续观察、评估,并且体验与互动对象间的情感联系程度。

(摘自史提芬・葛斯汀著,何修瑜、欧阳佩婷译《解开人际关系之谜》)

 

在成长过程中,这两种社会互动行为的习得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像是排队这类工具性的互动行为,跟剧本一样可让人遵循演练,只要照着某套剧本演出,便可达成特定的目的。有的自闭症患者可以流畅纯熟地使用工具性社交技巧,有的只能勉强使用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独立生存,但无论使用得多么娴熟,他们的社交技能永远只会停留在工具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永远只局限于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而已,即使拥有极高行为能力的自闭症患者都无法跨越的共同障碍是――了解经验分享的美好。事实上,目前的很多临床治疗方法(如密集行为改变技术或社交技巧训练)均因经验分享这部分的缺陷,剥夺了自闭症患者与社会的真实联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则需要经过一种独特的讯息处理过程――“情感谐调机制”。在经验分享的互动过程中,主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立即的应变。为了成功达到互动的效果,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处理和过滤自己脑海里的资料,以对应对方传达给我们的讯息,所以,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对脑海里进出的讯息做瞬间的判断。这是接收互动讯息的方式,青少年间尤其注重互动的节奏与时机。换言之,情感谐调机制的运作要不停地进行主观的评估,然后根据互动者之间产生共鸣的深度,做再次的评估。例如:我是否离你太远了?你真的理解我的意思吗?我是否太不礼貌了?问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能促进、维持,并且修复互动的品质,避免良性的互动演变成可怕的混乱场面。

 

小 结

社交体系
 社交技能
 社交目的
 社交特点
 训练目的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
 训练依据
 训练方法
 
静态系统:以不变的规则与结构为基础,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及清晰的目的,如上课、购物、排队等。
 工具技能(经典的社会性技能):一般指具体的行为,如目光接触、等待轮替、微笑、挥手、礼貌地请求等,适用于一次性的社会交往。
 满足需要、适应社会
 固定规则、固定方式、固定角色
 学习和遵守一系列适合不同场合的规则,以应对日常的问题和情况。
 训练对象的年龄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要应付的场景。
 教授事先编排好的带有社会性情节或故事的活动;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采用直接辅导、社交故事(情景剧)、行为塑造和模仿等教学方法。
 
动态系统:互动双方的行为无特定目的和规则,难以预测,具有较大的弹性,如聊天、聚会等。
 关系技能(合作性技能):对看到和听到的社会信息迅速地进行处理,并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以便在社会交往中采取适宜的行为,进而从中取得成功和愉悦。
 创造和深化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亲情、友情、爱情等真正长久的人际关系。
 互动参与、信息处理、情感投入、适时调整、团结协作
 获得一种独特的信息处理程序:情感协调机制,即具备人际交往或经验分享的能力。
 训练对象人际关系技能的发展水平以及人际交往的即时情境。
 开始要在一对一的环境中进行;最初的教者应该是起引导和参与作用的成人;一段时间后,可以让两个水平相当的儿童互训练搭档。
 

 

思考与讨论

自闭症孩子不想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也不愿探索新事物,而是把社交世界缩小到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显得过度照本宣科,甚至混乱无常。社交关系往往不能引起自闭症儿童的好奇心,也不能使其获得安全感和愉悦感,反而变成他们压力与混乱的主要来源。因此,大部分自闭症患者均极度缺乏学习社交技能的动机,相反,他们对电脑、录影带等有过度狂热的兴趣,因为这些事物给予的刺激是高度可预测的,即使这些狂热的兴趣意味着他们必须付出与世隔绝的代价。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几乎不会有人主动邀请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到家里玩,自闭症孩子与正常孩子的友谊即使存在,也是非常稀少而肤浅的。自闭症青少年无法约会,也不会跟同伴混在一起,更别提参加其他社交活动了。除了与少数较亲近的家人相处以外,多数自闭症成人终其一生多半过着孤立独居的日子,无法结婚、组织家庭。即使某些拥有高智商的自闭症患者,由于缺乏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无法敏锐地理解同事的感受与需求,导致常在工作上遭遇偏见、误解、排挤甚或辞退。基于以上问题,请思考:

n 我们是否应该试图治疗自闭症的这个核心缺陷?

n 希望让自闭症患者体验到一般人对情感关系的正常渴望是否合理?

n 自闭症患者是否能学会与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

自闭症研究领域的大师――就职于伦敦塔维斯塔克机构(Tavistock lnstitute)的理论学家彼特・哈布森(R.PeterHobson)认为,自闭症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缺陷,这会阻碍患者培养出常人能够在经验分享过程中处理讯息进出的能力。例如:患者无法与周遭产生情感交流的共鸣,即使他们感受到了旁人的情绪,也无法将这样的讯息与自己的感受或个人经验做连接,这种缺陷严重局限了自闭症患者参与享受生命中最珍贵部分的能力。对此,一部分专家与家长认为,自闭症患者天生同理心受损,治疗是图劳无功的,他们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会比较快乐,教会他们固定的几套社交“剧本”以及机械式的行为反应即可,因为这些就足以让其应付粗浅的社交行为;另一部分专家与家长则相信,教会自闭症患者一套适当的社交行为模式,能使他们较被同伴所接受,确保他们能融人正常的社交情境里。

为什么我们要使用一个基于人际关系训练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单单致力于适龄社交技能的培养呢?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是否会因为某人刚好是上大学的年龄就让他学高等数学,而不管他是否理解简单的加减法。社交技能其实好比数学能力,是要以先前获得的能力为基础的。另外,如果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使用数学知识的目的,那么我们就会遗忘大部分学过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有效地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功能和意义的知识。所以,学习人际关系技能需要学习者在个体水平上理解这些能力的作用。

事实上,用狭隘、机械的方式教自闭症患者从事人际互动,就像把我们自然的举止反应、即席的想法、喜悦与偶有的愚蠢行径,都从平日的社交行为剥除,就算成功,也只是让他们习得极度不平衡的社交技巧,应付空洞荒芜的社交场景。换言之,当自闭症患者只是用背剧本的方式学习社交技巧时,是无法理解与人互动的真正含意的。自闭症患者这么努力辛苦地对抗自己的先天性社会交往障碍,试图理解这个混乱的世界,如果忽略这些关键内涵,他们的努力也就全都白费了。所以,在教自闭症患者学会剧本式的社交技巧前,要先让他们充分体会学习这些技巧的理由――把这些技巧应用在实际社交情境上所获得的回馈。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Powered by 日照启德培智学校   © 2004-2019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咨询电话:13455002228,0633 - 686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