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中心 ★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训练基地 ★日照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 孤独症康复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七

时间:2008-02-25 19:14:27

 
22.重塑和任务分析策略
把要培养的行为分成若干个子行为,然后用正强化逐步培养、建立的过程,这就叫任务分析策略。
塑造主要是用来建立儿童的优良行为的,它实际上是正强化原理的一种具体使用策略。
例如,小孩在学说话时,许多父母就是用塑造法来训练的。大约从3 -4个月开始,婴儿就有声音发出。但是这时的声音还不是有意识的发音。可是,父母非常高兴,往往用丰富的表情或亲呢的动作(强化物),对孩子发出的这些“音”进行强化。慢慢地在6 -7个月时,孩子有类似“ma”的音出现,妈妈更高兴了,更加起劲地强化,对孩子说:“宝宝会说妈妈了。”这样一直强化下去,直到孩子说出“妈妈”这组音。这个过程就是塑造。
具体来讲,塑造就是把要培养的行为分成若干个子行为或分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行为,然后用正强化逐步培养、建立的过程。
在这里,把要塑造的行为分成一个一个的步骤很重要。有时,这些步骤是要建立的行为的子行为,有时,则不一定是要建立的行为的子行为,但这些步骤地掌握对最终行为的建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分成步骤地过程就叫任务分析策略。
 
例如,培养孩子在站立时穿裤子的技能,就可以先使用任务分析策略把“穿裤子”分成如下步骤:
?两手拿起裤子;
?把裤子的前面向前;
?把裤子举到膝盖部位;
?抬起一条腿,如右腿;
?把右脚放进右裤腿中;
?把左脚放进左裤腿中;
?把裤子提到腰部;
?系上腰带。
然后,分步骤顺次教孩子练习。
几乎所有的生活技能和动作技能,如穿衣、叠被、骑自行车、电脑打字等等,都可以使用任务分析策略分成相应的步骤,然后逐步练习。一般情况下,使用分析策略时,往往是一个步骤熟练之后,再训练另外的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分步骤还不是塑造,但塑造是需要分步骤的。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误用塑造来培养孩子的不良行为。例如,一些儿童摔倒不是自己爬起来,而是哭着叫着等待成人去扶他,这就是误用塑造的结果。在孩子偶尔摔倒时(有了行为),本来可以自己爬起来,可是成人却立刻跑向前去关心、爱护地扶起来(对摔倒爬起来的一种强化),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以成人的关爱作为重新爬起来的条件,否则就哭叫的更厉害。
 
23、逆向结链法
逆向结链法是另一种形式的塑造,对于那些智力发展落后、听力有障碍、肢体功能有障碍的儿童的行为塑造和建立有独到的好处。
 
逆行结链发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塑造。先看这样的例子。
有一个妈妈特别会教育孩子,特别注意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学习的好处。在孩子五六岁时,就开始培养他独立整理床铺的能力。但开始教孩子叠被子时,她不是让孩子一步一步地按照成人的方法来做,而是自己先按照一定的步骤把被子叠好,让孩子把被子抱到床的一头。,妈妈把叠被子的最后一步先让孩子做,慢慢地再让他做倒数第二步,一次类推,直至孩子学会全部的步骤。她用的就是逆向结链法。
这个妈妈把整个叠被子的行为分成下列步骤:
?把被子在床上按照睡觉的方向翻过来放平;
?把被子(长边)的四分之一向内折;
?把被子(长边)的另四分之一向内折;
?把被子一头的四分之一向里折;
?把另一头的四分之一向里折;
?把被子对折;
?把被子抱到指定的地方。
她在教儿子时,使自己先做完前面的6步,让孩子做最后一步;然后,再让孩子做6部、七步(自己做完前5步);这样一步一步倒着教,等教完第一步,孩子叠被子的行为也就学会了。这就是逆向结链法。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在生活能力的训练上,在写字、说话训练等方面也可以广泛使用。父母们应该有印象,在孩子学说话在过程中,让孩子说“某某真好”时,孩子可能不是把全句话都说下来,而是先说“好”,慢慢地才能够把一句话完整,这实际上也就是逆向结链法的具体应用。
这个方法――包括前面的塑造――对于那些智力发展落后、听力有障碍、肢体功能异常等儿童的行为塑造和建立独到的好处。
 
24.渐 隐
开始时扶着孩子“走路”,慢慢地少扶,直至不扶。这种方法在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方面有作用。
许多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都不知不觉地使用渐隐来建立孩子的行为。
 
例如,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说话时,父母为了使孩子能够正确地与人对话,就往往使用渐隐的方法。开始时,妈妈(爸爸)像前述的逆向结链法那样替孩子回答,并马上引导孩子模仿。假如孩子的名字叫明明,往往是这样练习的。
妈妈问:“告诉妈妈你叫什么名字?”妈妈自己大声回答“明明”。然后引导孩子说出“明明”。只要孩子有“明明”的声音发出,妈妈就立刻给予强化,如微笑、表扬、抚摩头部或给予食物奖励,等等。然后,妈妈再问:“你叫什么名字?”自己再马上回答:“明明。”并引导孩子说出“明明”,给予强化。
这个过程不是一天完成的,可能需要好多天。但是,随着日期的增加,妈妈先说“明明”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直到孩子自己能够正确地说出“明明”为止。
再如教孩子写毛笔字时,往往也使用渐隐法。开始时是孩子拿笔,爸爸握着孩子的手,两个人一起写,这时爸爸用的劲比较大,引导孩子顺着自己的笔势走。慢慢的爸爸的手劲越来越小,引导孩子越来越大的用劲,后来,爸爸虽然握着孩子的手,但只是形式,已经不用劲了,直到最后,爸爸彻底放手让孩子自己写。
 
所谓渐隐法形象的说法就是,开始时是扶着孩子“走路”,慢慢少扶,直至不扶。
这种方法多用在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不仅包括上述的说话技能,写字技能,还包括其他众多的技能,如弹琴、骑自行车、绘画等各个方面。
也有误用这个方法培养不良行为的例子。
一位妈妈平常很注意培养自己孩子的良好行为。一次,听到儿子大喊大叫,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跑过去看,一看没有事情,儿子只是想通过这个行为引起妈妈的注意,于是,妈妈在以后听到儿子这样喊教时,就不理睬了。可是,儿子发现这个方法无效,无法引起妈妈的注意,就换成用脚踢门,妈妈不知道原因,便又跑过来看。后来,妈妈再不理睬他踢的行为。可是孩子又用敲墙壁引来妈妈的查看……
这里妈妈就是无意中使用渐隐法,培养了孩子变着法地用坏行为来引起妈妈的注意。
 
 
25.类化或泛化
类化或泛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现象,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类化或泛化学来的。
我们汉语中的一些成语反映的就是类化现象,如“爱屋及乌”、“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等。在念字时戏称的“山东秀才念半边”,说的也是(泛化)类化。
类化又叫泛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现象,人类的很多行为――不管是好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泛化或类化学来的。
 
例如,儿童在还没有学会区分爸爸和其他成年男性的本质含义时,就可能把和自己爸爸年龄相仿的男性当作爸爸(这是错误的类化),但是,当孩子已经能够明确区分爸爸和叔叔的含义时,就能够见到与爸爸年龄相仿的成人时叫叔叔或伯伯(这是正确的类化)。
因此,所谓类化,就是指与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引起形同的反应,或者某一刺激也引起了与特定的反应相类似的反应这样一种现象。
例如,孩子知道自己家的狗是狗之后,就很容易把别人家的狗也正确地反映为狗。这是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映的类化。
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可以使用图片、模型,孩子一旦掌握了图片、模型的要点,就很容易类化到实际情景中.
 
还存在另外一种类化,就是刺激是相同的,但是有相类似的不同反应。
例如,在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时,一个问题是碰到坏人怎么办。答案就是反映的类化,可以是尽快跑开,或者是马上报警,或者是警告坏人,等等。
我们知道类化的现象后,就应该积极的把一些相似的行为尽可能的让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会使他们节省时间,从而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然,类化现象也可能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如厌学也可以由泛化导致。比如某个学生因为一次没有很好地听数学课,老师布置得作业不会做,第二天问老师,可是老师知道他是因为不好好听课才不会的,因此批评了他几句。他忽然就感觉老师讨厌,继而讨厌数学,最后就不乐意上数学课了。
同时,也存在着因为惩罚不当,孩子把惩罚泛化的情况。如某个学生在班级中受到某个教师的惩罚,学生就把整个班级、所有老师甚至学校都当作不良的刺激场所(由一个教师泛化到其他教师,由班级泛化到学校),从而逃学。
 
 
26、分化
由于分化的存在,使我们认识事物或对世界的反应更准确,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分化也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现象。例如,孩子在建立亲人关系时,开始是把与父母年龄相仿的人都当作父母的。尤其是当大人开玩笑,让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喊一个与他爸爸年龄相仿的人叫爸爸时,孩子很可能会喊,这就是泛化――孩子还分不清爸爸与其他年龄相仿的人的本质区别。但是,慢慢的孩子就明白了,只有自己的爸爸才能叫爸爸,其他与爸爸年龄相仿的人,只能叫叔叔或伯伯。这就是分化。
 
由于分化的存在,使我们认识事物或对世界的反应更准确,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有两种不同的分化现象。一种是对不同刺激的分化,在几种相类似的刺激中,只对某种特定的刺激有反应。上述对与爸爸年龄相仿的人,只对爸爸叫爸爸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分化依赖于我们对孩子的强化是否正确,也就是是否只强化特定的刺激。
以教育孩子自我保护为例。我们都是告诉孩子,当她单独在家时,如果有人敲门或按门铃(这是不同的刺激),只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开门,其他不认识的人不理他,不给他开门。这就是对刺激的一种分化训练―这是对人的分辩。
再如,我们也经常教育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可以和几个朋友一起玩,但不要和比自己大的不认识的成人在没有其它人的地方玩耍,或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等等,都是分化训练,这里不仅有对人的分辨,还有对场合的分辨。
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大量存在对特定刺激的分化练习。如从一堆三角形中找出直角三角形,或从一堆四边形中找出正方形,等等,都属于这种分化练习。
另外一种分化是对不同反应的分化。即在几种类似的反应中,只选取某种特定的反应。如在对待毒品上,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反应,即坚决不沾毒品,可以吸毒,说不好。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只能有一种反应,就是坚决不沾毒品―这就是对反映的分化。
 
实际上,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在行为形成的过程中,是少不了分化的。像写字,开始时用的力量可能很大,握笔的姿势也不准确,随着慢慢熟练和别人的指导,才能找到最准确的姿势、用最少的力气写出最好的字。
这里也依赖于我们只对特定的反应进行强化,而对与之相似但不准确的反应不给予强化。
例如,教孩子发“爸爸”这个音时,他可能发成“发发”、“八八”、“爸爸”,但是,成人只对正确的发音(反应)“爸爸”进行强化,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发准了“爸爸”这个音。
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中,在很多情况下是把泛化和分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27、行为改变技术的使用
行为改变技术对于改变某些特殊儿童,如智力落后儿童、情绪行为异常儿童的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行为改变技术这个术语,是近20年才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的。行为改变技术对与改变某些特殊儿童,如智力落后儿童,情绪行为异常儿童的行为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对年龄幼小的儿童来说,它也能够有效建立儿童的优良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因此,在家庭和学校中,积极而恰当的使用这些方法,能够为教育儿童服务。
但是,有几点必须注意:
使用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再没有其它的目的。
要防止滥用有关的方法,如惩罚法,尤其不要使用像电击这样的惩罚法。
避免误用。不管是学校的教师,还是孩子的父母,在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时,一定要慎重,避免处理不当带来的坏作用。
要综合选择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家长、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方法。
对孩子使用时,还要注意保密。不要对无关人员谈论使用情况。
把行为改变技术和其它方法(如创造好的孩子成长的环境)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会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将来能够幸福成长的好公民。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Powered by 日照启德培智学校   © 2004-2019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咨询电话:13455002228,0633 - 686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