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一)
时间:2008-05-13 15:26:59
结构化教育是一项综合的项目,它的内容相当丰富。研究者在几十年的纵向研究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统称为“结构化教学(StructuredTeaching)”。结构化教学的目标是增进孤独症儿童适应正常世界的知识和技能,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所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并利用“孤独症文化”,即依据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特点和行为模式,改造他们所处的环境,使之更加适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以下结构化教学的具体内容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这一原则:
(一)环境的组织
正如前文所言,孤独症儿童具有过分关注细节、注意力易于分散、思维具体化的特点,这使得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与常人不同。在这个世界里,环境往往是杂乱无序的,这不会影响常人对环境的观察、了解和适应,却会给孤独症人士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他们要求环境应该是清晰、有序、可控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过程中,对环境的布置还要加上“趣味性”的要求。
清晰的环境,就是指排除了无关事物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助于降低分心刺激,使孤独症儿童更能集中注意力于学习活动之中。有序、可控的环境,就是高度结构化的,各种学习材料或生活用品被有效地归类,并按类别或使用顺序摆放,这样能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容易地观察和了解环境,从环境中即可得知对自己的要求和做事的顺序。
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结构化教学要求进行功能分区。一间教室可分为阅读区、个人活动区、游戏休闲区等。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特定区域内只做相应类别的活动。当孤独症儿童适应了这样安排后,进入到某个区域时,就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活动是什么,减少因“未卜的前景”而引发的焦虑、恐惧感,同时还有助于减少教师的辅助,增加儿童的独立性。
从上图可以看到,除了各个功能分区外,还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首先,各个分区之间尽量减少互相干扰。比如,可能发出较大声响的游戏休闲区和需要儿童安静、专心工作的个人工作区不能在一起。其次,各个分区之间,最好用家具等隔离物隔开,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互相之间的干扰,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儿童为了逃避学习而乱跑。第三,各个区域内,物品的摆放要简单、清晰,尽量少放置容易引起儿童分心的物品,例如与当时学习任务无关的材料。第四,各个区域中的材料要适当、充分。儿童所能够接触到的学习材料的多少、形式以及摆放方式,是影响儿童学习独立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要考虑儿童当前的学习任务、儿童的兴趣和水平,灵活确定学习材料的放置。最后,教室里要有一个清晰的交通路线,使儿童进入教室后能够很快明了要去哪里、怎么去那里。
上述的环境要求,不光在学校教室中应该达到,在家庭等儿童经常活动的地方,也应该尽量达到。清晰、有条理、可控环境的创设不光对低功能的孤独症儿童有效,对高功能的儿童同样是必要的。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情绪问题、自控能力差的高功能儿童,可以考虑在教室或家里设置一个“安全区”,告知儿童这个区域是安全、宁静、没有干扰的,当儿童感到自己的情绪变得无法控制时,辅助或教导儿童本人独立到这个区域中去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也是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常规(可预测的活动顺序)和适当的灵活性
孤独症儿童由于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缺陷,往往难以统筹规划自己的活动。当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活动内容时,这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意外变动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焦虑感和恐惧感。这常常是造成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就有必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把各种活动安排得有规律。比如,学校中的一日生活,从人校、收拾衣物和书包、吃早点、上课、游戏、吃中午饭等等,都有固定的顺序。进行阅读、积木等游戏的顺序,也有矩可循、可以预测。家庭生活虽然不像学校生活那样正规、统一,但也可以有意识地将各项活动安排得有条理些,建立一个相对来讲较为固定的时间表。比如有的家长希望在孩子回家后能够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那么就最好利用固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点进行,比如吃完饭后、在客厅里,而不应该随性而为,随时随地地拉孩子跟着大人进行阅读,那样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不服从行为。在日常生活的程序不得不发生大的改变时,一定要事先想办法让孩子明白。
除了各项活动的安排要有规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些常规。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仪式性的动作,比如在进入教室后会先走到垃圾桶前把它摆正(即使垃圾桶本来已经很整齐),然后才进行其他活动。这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给自己确立的活动常规。如果我们不在最初时教给孩子正确的(接近于常人的)常规,他们就会自己确立不正常的常规,使自己显得更加地“不正常”。
虽然孤独症儿童对常规的执着应当被尊重,但也应该给予他们一些挑战,因为每天的活动顺序一成不变,这并不符合正常的习惯,在充满了变化的常人世界中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情况,积极地改变活动和环境的细节。例如,今天把学习材料摆在柜子的第一层,明天摆在第二层,努力让孩子明白:学习要用到的东西是可能变换地方的,但我只要在附近找一找,就能找得到,这不会影响我的学习。请注意,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孤独症儿童对细节的过分关注,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改变的是环境的细节方面,对于环境中大的方面如家具的摆放、功能区域的整体安排,最好不要总是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