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中心 ★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训练基地 ★日照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 孤独症康复

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听觉统合治疗的根据

时间:2008-05-14 09:30:17

    听觉统合治疗的原理到目前为止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滤去过度敏感的频率,使大脑听觉皮质重新组织,促进对所有频率的知觉,减少对听觉信号歪曲。
    过滤掉某些超敏频率的声音,减少了这些音频对内耳和/或大脑中某些区域的刺激,从而减轻了这些区域的敏感性。而其他频率声音的刺激则使内耳和/或大脑中其他部位接受到更强的刺激,促进了听觉的进步。刺激的减少使对超敏声音的超敏减轻,刺激的增强使患儿对非超敏频率的声音感知增强。
    在感觉系统中,某些神经元的兴奋对其他神经元的激活产生抑制作用,被刺激的区域抑制其他相邻的未被刺激的部位,因而超敏频率的声音的刺激会使内耳或大脑的某些部位的神经元兴奋,而对其他的或相邻的感受其他频率声音的部位的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因而过滤掉超敏频率的声音,不再刺激内耳或大脑的某些部位,而对相邻的感受其他非敏感频率的声音的部位予以刺激,相邻的、非敏感部位的刺激则可能抑制相邻的敏感区域,并可能调整敏感区域,从而调整患儿的听力系统。
    中耳肌肉张力不足妨碍了中耳的适当功能。听觉统合治疗可训练和强化中耳的肌肉,使肌张力正常,使声音有效传导。
    由于中耳的损伤(如中耳炎),鼓膜张肌和镫骨肌不能很好地共同工作以完成听觉反射,如此易造成中耳损害。而听力统合治疗后可使两块肌肉共同很好地工作,完成听觉反射。
    使受训者容易转移注意力,并更清楚地接受声音,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声音与行为、物体、行动及事件的关系。
    小脑前庭系统为脑中感觉运动处理中心,负责视、听、味、嗅觉等整合和处理,协调自主和不自主运动,控制平衡觉、方向感、时间感和节律等。听力统合训练可改善小脑前庭系统功能,从而使患儿出现一些与听力无关症状的改善。
    受训者治疗前后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结果显示:治疗后大脑活动正常化,额叶高代谢减轻,枕叶活动增强。
    动物实验表明治疗前后脑组织形式5-羟色胺及5-羟吲哚乙酸水平下降。
    β-内啡肽假说:听力统合治疗可能刺激或使脑中释放此物质的部位功能正常化。
    去甲肾上腺素升高、3-甲氧-4-羟苯乙二醇升高、多巴胺升高。document.title='江门市康乃馨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 - 听觉统合治疗的机制 '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Powered by 日照启德培智学校   © 2004-2019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咨询电话:13455002228,0633 - 686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