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中心 ★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训练基地 ★日照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 孤独症康复

听觉统合治疗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时间:2008-05-14 09:33:55

      听觉统合治疗要安排在一个相对安静、整洁的环境,对孩子产生分心物少的房间里进行,有如下事项需要注意:
    (1)接受听力训练前要检查外耳道,排除外耳道炎症,若有耵聍要清除干净,必要时请耳鼻喉科协助。
    (2)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也可以中间休息1-2天),若有发热或其他急性病需暂停治疗。
    (3)儿童如果比较兴奋不能静坐半小时或不配戴耳机,事先应予以相应的训练和治疗。
    (4)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尽可能进行纯音听阈测查,以便根据听力图来调节选择所需过滤的音频。(如有些病人难以配合做听力图的测试,可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予以过滤或不过滤)
    (5)训练中要引导病人保持安静,配戴好大小合适的耳机,专心聆听。
    (6)每次治疗音量按要求逐渐增加,前十次双耳音量相同,后十次右耳音量高,左耳音最为右耳的70%,最高音量不超过85dB。家长需认真观察患儿有无反应并在次日向治疗师报告,必要时进行处理。
    (7)听力统合训练期间患儿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和紧张的学习活动,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  听力统合训练涉及听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学、音乐教育学、语言言语治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它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听觉统合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如何,目前国内的研究治疗报道极少。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1997年从法国引进治疗仪后,已先后对有孤独障碍儿童进行了上千例的治疗观察,最多儿童已完成了七次治疗,最少进行过一次治疗。我们看到大约70%的儿童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经过治疗后,患儿对听觉刺激的注意力得到改善,发音增多,词汇量增大,语言表达句子的长度增加,目光接触明显增多,交流意识及兴趣增加,参与社交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日常生活的信息记忆增强,注意力得到改善,对某些声音的超敏感现象减少,发脾气减少,自我刺激行为、冲动行为减少,情绪行为问题及睡眠问题得到改善,虽然听觉统合治疗具有以上疗效,但对于接受治疗的患儿来说,改善的方面、改善的程度将有所不同。有些人是治疗后,逐渐看到进步,还有些是先退步,后进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看到听觉统合治疗后对患儿产生明显的损害及长期的不良影响,但少数患儿确实出现过短期的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不安,情绪易激动,易哭泣,兴奋,躁动,自言自语,重复语言增加,刻板动作增加,容易疲劳,捂耳朵现象增加,食欲食量减少,睡眠减少,但这些不良现象、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将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贾美香)五,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PECS)是美国孤独症干预专业人士Bondy和Frost在特拉华州孤独症教育方案(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中发展出的一套用于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的方法。顾名思义,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通过教孤独症儿童学习使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以此达到沟通的目的。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认为,传统的语言训练方法过于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口语表达,而忽视了其他的沟通方式。这些训练方法虽然能够使患儿说出词和句子,但在有意义和主动的表达上取得不了实质性的进展。与此相对,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教患儿学会图片这种简单易学的沟通方法,促进他们有意义地交流以及交流的主动性。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方法适合任何年龄的孤独症儿童。有人担心孤独症儿童在接受图片沟通的训练后会过于依赖这种沟通方式,而使得语言的发展更为迟缓。但有研究的结论与此相反,发现儿童对这种沟通方式的掌握有助于他们学习和使用语言沟通方式。比如,有的孩子通过图片沟通的训练增进了沟通的意愿与动机,在沟通的过程中,反而发展了口语能力。(一)图片交换沟通的特点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关注孤独症儿童的沟通及社会交往能力。它的实行也要遵从个别化原则,即根据每个儿童不同的情况决定要采取的策略,比如对于理解力较强的儿童,可以使用抽象一些的图片甚至文字,而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儿童,则使用更为形象的图片或实物照片。另外,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还强调情境教学原则,即尽量在自然情境下学习沟通,主张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学时机,进行随机教学。(二)练阶段及教学内容1.准备工作
    在进行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训练前,要完成一些准备工作。除了训练人员要对该方法尽量熟悉外,另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沟通本”的制作。“沟通本”是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一个重要教具,配合教学进度,把学会的图片移至沟通本的内页,将来可让身心障碍孩子随身携带・,作为与人互动沟通的重要辅具。当教学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一本专属于孩子的沟通本就出现了。这个沟通本可以用于孩子各种情境下的沟通,比如孩子可以带他的本子到学校、家庭里甚至社区去使用。通常,沟通本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句子条、内页、图片。这些内容有不同的功能,在下文的训练阶段中有具体的介绍。沟通本可以用较厚的纸板制作,这是为了防止在日常使用中损坏。一般做成活页的形式为好,因为这样更换图片会比较方便。在活页上,粘上不干胶或粘扣,以便于将来贴、换图片。当然,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采用现成的笔记本,将图片贴到内页上。在训练的早期阶段,可以用沟通本的封面部分作为“句子条”,在此处做练习,待熟悉后再将图片移至内页中。图片的选择要根据儿童的理解力情况来选择,可以收集一些反映日常生活的图片,也可以自己用照相机把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拍下来使用。总之,一切要依照儿童的实际水平而定,依照要教的内容而定。2.训练阶段
    阶段一:以图片交换实物
    训练方法举例:
    (1)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是:孤独症儿童看见他想要的东西时,能拿起对应的图片,递给训练员。
    (2)在训练时,第二训练员在孤独症儿童身后,负责提供提示。第一训练员充当孤独症儿童的沟通对象。
    (3)在第一训练员拿到图片时,便给予口头回馈“你想吃薯片啊!”接着将实物交给儿童本人。
    阶段二:提高使用图片的自发性
    训练方法举例:
    (1)让孤独症儿童自由拿取实物,在10至15秒后,训练者将实物拿走。
    (2)这时孤独症儿童需在沟通本上拿出图片,并将图片交给训练者以换取实物。
    (3)逐步增加孤独症儿童和训练者之间的距离,重复(2)的步骤。
    阶段三:分辨图片
    训练方法举例:
    (1)沟通本上贴上儿童很喜欢的物品和不喜欢的物品图片各一张。
    (2)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他喜欢的实物。
    (3)孤独症儿童交出恰当的图片时,便将实物交给他。
    阶段四:组织句子’  训练方法举例:
    (1)在贴有“我要”图片的句子条上,贴上对象图片,拼成句子,交给训练者来进行交换。比如:
    撕下“薯片”图片→贴在句子条上→组成句子条
    (2)训练者接过句子条后,将图片逐一指出,并说:“你说,我要薯片。”
    (3)将句子条递给孤独症儿童,教他在训练者说出图片内容时指出图片。
    阶段五:回答问题
    训练方法举例:
    (1)先确定沟通本内有“我要”图片和句子条。
    (2)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一件他想要的实物。
    (3)训练者指着“我要”图片,同时问:“你要什么?”
    (4)然后孤独症儿童撕下“我要”图片和适当的对象图片,贴在句子条上进行交换。比如:
    撕下“我要”→撕下“薯片”→撕下句子条→递给训练者
    (5)稍后问他“你要什么?”相隔几秒后再指出“我要”图片。
    (6)当他熟悉后,训练者只发问“你要什么?”然后等他撕下“我要”和对象图片进行交换。
    阶段六:响应和评述
    训练方法举例:
    (1)预备“我要”、“我看见”、“我有”以及孤独症儿童较不喜欢的对象图片。
    (2)把“我看见”图片放在“我要”图片之下。
    (3)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一件他较不喜欢的对象,训练者问他:“你看见什么?”同时指出“我看见”图片。
    (4)孤独症儿童把“我看见”图片和对应的对象图片撕下贴在句子条上。完成后训练者做出口头回馈:“是的,你看见X X。”
    (5)稍后再随机向孤独症儿童发问“你看见什么?”和“你要什么?”
    (6)训练回答“你有什么?”时,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训练。
    (7)最后,随机向他发问这三个问题。
    在各个训练阶段,训练人员都应注意如下问题:第一,不能使用过多的口语提示,防止儿童对训练的目的发生混淆;第二,可转换不同的训练员,以促进泛化;第三,应随时了解儿童喜欢的物品,以便提高儿童训练的动机,提高训练的效果;第四,可使用不同的喜好物,但是一次只用一种;第五,要注意多在日常环境中进行练习,促进儿童日常环境下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Powered by 日照启德培智学校   © 2004-2019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咨询电话:13455002228,0633 - 686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