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中心 ★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康复训练基地 ★日照市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 多动症康复

研究动态

时间:2008-02-17 15:24:14

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前景光明

  当前提倡“1对夫妇只生1个孩子”,父母都“望子成才”心切。但眼见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成绩1天不如1天,深感迷惑不解,心急如焚,只得求助于医生,使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ADD约占学龄儿童的3%~5%,不算太少见,影响也是很大的。不但影响患儿个人生活、学习和前途,还会给父母和家庭带来不安宁,给老师带来麻烦,所以儿童多动症确实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近年来,中医中药也积极开展ADD的治疗研究,生产了不少的中成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检索1990~1993年国内发表的有关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论文,有关ADD的20余篇,中医论文约占1/3。
  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多动症的发病原理、心理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发表和会议交流有关经验和研究论文若干篇,为提高我国ADD防治水平作了有益的工作。
  关于ADD治疗问题,过去偏重于心理治疗、行为矫治及改进教育方法等,而反对或抨击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事实存,目前对药物治疗的看法已有所改变。认识到以药物治疗为前提,再辅以心理治疗等才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美国对多动症的措施和倡议
  当前世界各国对儿童心理障碍多动症已较重视,特别是美国对儿童多动症,研究得较深入,采取防治措施做得较好。如家长所支持的多动症儿童团体在美国已普遍建立起来,这些团体经常举行会议,举办家长学习班,发表通讯,发布新闻,组成社会网络,以提高父母对多动症儿童的管教能力。通过这些组织活动来改善对儿童多动症的服务和提供财力支持。
还提出以下倡议:
1.开展公共教育运动来消除有关多动症及其处理方法的错误信息和不良名声,特别是药物利他林及其应用的争论。
2.提高对多动症儿童有效和可能的服务,特别是在学校和公共场所。
3.把多动症纳入法律范围,提高教师处理多动症儿童的技巧,把社会能力与课堂结合起来。
4.建立更多校外地区性学术组织,以发表论文、宣传辩论等来对多动症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5.父母和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进行儿童保健咨询活动.


多动症研究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儿童多动症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已是一个困扰的问题,但与美国相比我国在对儿童多动症关心、支持,引起社会重视,采取措施方面做的还很少。我国要在防治儿童多动症工作上得到社会支持,首先要得到领导层的认识重视和支持。要学习了解防治儿童多动症的重要意义和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再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我国儿童多动症防治研究工作能赶上国际水平。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地区少数医院开展儿童多动症专科门诊,不少家长目前尚求医无门。为了达到广大家长老师及儿童本身的迫切就医愿望,我国对儿童多动症防治工作还得作出以下努力。
1.目前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虽有研究但尚不够明确,命名尚不够统一,诊断方法尚不一致,治疗药物及服药方法尚有争议,应加强支持这方面的研究。
2.在全国建立有关儿童多动症研究交流的学术组织,及时交流经验和信息,提高防治水平。
3.由于种种困难和麻烦,有的医院较有水平医务人员不愿担任此项工作,故应大力培训专业人员来担任有关多动症防治工作,并对此工作加以鼓励和支持,发挥其积极性。
4.幼儿园、小学、中学老师应将儿童心理障碍,多动症问题列为业务学习内容之一,以提高对多动症儿童管教水平。
5.卫生部门对多动症有效药物的生产、管理、药物开发加以重视和支持。
6.加强有关多动症科学知识的社会宣传,提高广大家长和老师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纠正对儿童多动症的误解、偏见及不良名声,打消就医顾虑。
7.多动症并非儿童期待有疾病,对成人多动症问题也应加以研究和开展诊治,以配合儿童多动症防治工作。父母家长心理素质提高有助于儿童多动症的防治。
  展望未来,防治儿童多动症工作必在我国蓬勃开展,我国独生子女的父母除了希望子女身体健康之外,必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完成学业,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有用人才。当他们发现子女心理素质上有问题学习困难时,必然会来求助于医生为他们解决,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有责任满足他们要求,对他们的患儿进行指导和治疗。目前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在孤军作战的状态应该尽快得到结束,将医务工作者动员起来为提高我国人民心理素质、精神文明及社会安定进步而努力。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病因、诊断方法及待效药物的研究上有突破性的进展,造福于人类。


儿童多动症国外研究动向

  早在1845年,法国医生Hoffmann首先描述了儿童无端表现的躁动不安行为不是由于孩子的顽皮,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1892年学者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多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指出了这类综合征不是儿童期的活力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症样的异常活动,而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征”的病名,1932年Kramer与Pallnow又正式以“儿童多动综合征”予以报道。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应用口服苯胺取得良效。
  1942年Lindsley发现服用苯比巴舀可以使多动儿童症状加重。但这些在当时都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1947年Strauss和Lehtinen认为这类症状与脑损伤有关,因此命名为“脑损伤综合征”。
  1949年Gesell和Amatrnda更明确提出“轻微脑损伤”这一名称。但这些在当时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名家的看法不一致,甚至连名称也未能统一。
1959年Pasamanick等把行为和学习问题与脑功能损害联系起来考虑,并且认为与患儿出生时的脑损伤,对轻微脑损伤的概念引起广泛的兴趣和探索,但后来发现许多脑损伤患儿并不一定都有多动行为,而许多多动患儿又无脑损伤病史,故对轻微脑损伤的命名提出异议。
  1962年各国小儿神经病学专家在英国牛津开会讨论,提出在本病病因尚未弄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失调”(称MBO)并从多方面进行研究。然而,不少医生为了通俗易懂,为了避免给人们一个“疾病”的印象,往往就笼统地称之为“多动儿童”。此后学龄儿童中服药者越来越多,随之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和看法。
  1966年美国为之举行3次全国性集会讨论进一步肯定MBO的名称,1970年得到各国普遍承认。据美国报道当时全国有30~40万MBD儿童在服药治疗中。调查的发病率达到4%~10%,甚至16%。
  1971年美国召开了“关于应用精神振奋剂治疗行为障碍的学龄儿童”的讨论会制定了7项结论性建议:①对多动症儿童必须由医生考虑全面情况后才可作出诊断;②治疗必须根据家长自愿;③如果诊断确切,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健康并无妨碍;④不会导致药物成瘾;⑤药厂不可直接给学校提供药物;⑥应该禁止儿童自行取服药品;⑦强调不应歧视那些曾用药物治疗的儿童,更不应该给他们留下任何“污点”。从此,MBD的防治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有关文献报道已逾百篇,专著出版也不下十余册。
  1977年举行的第2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所采用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次修订版(ICD-9),将本病定名为“童年期多动综合症”(Hyper-Kinetic Syndsome in Childhood)。
  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用了“注意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的名称,正式作为1个独立的诊断名称。并订出了诊断的主要依据,各国儿科学也相继将ADD列为疾病内容。
  1987年修订的DSM-Ⅲ版更进一步把本病分为注意障碍(ADD)和注意障碍伴多动(ADHL)2型。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逐渐认识到MBD或ADD是当前有关儿童保健学、神经精神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项综合性重大课题,并积极从事研究。近年来在发病原理的研究有一定进展。


我国的研究概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1977年以来,儿童多症问题逐渐得到大陆,先后在上海(上海精神病防治院颜文伟教授)、南京(精神病防治所陶国泰教授)、北京、西安、广州、四川、东北等地开展了研究和防治工作,同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儿科也开展了多症专病门诊,并积极探索ADD的家长老师问卷评分法,开展了各种心理测试法以及眼电生理测试法、各种条件下脑视诱发电位测试法及时间和空间认知能力测试法等,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对儿童多动症特效药物精神振奋剂国产化问题,深入研究了精神振奋剂的疗效、服用方法及避免副反应等问题;研究了各种中药治疗。10余年来门诊人数达5成1例以上,累积了丰富的诊断治疗工作经验,取得了极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建立了防治儿童多动症的特色门诊。我国中华神经精神学会在1981年11月宣布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1981》,将ADD定名为“多动综合征”,列入儿童精神障碍项下。我国在开展ADD防治工作中,与有的国家一样,开始有些家长及老师,甚至医务工作者,怀疑ADD的存,认为和顽皮及教育不好的儿童难以区分;有的对药物副反应有顾虑,怕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反对药物治疗。但是经过全国各地对数万名儿童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逐步认识到ADD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了解到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一些ADD儿童,原来智能良好,就因多动不安,行为不能自控,注意力不能集中造成学习困难,而成为班级差生,而经治疗后成绩名列班级前矛,行为表现也有戏剧性的变化,有的还就此当上了班干部。由于治疗后获得的奇效,使家长老师之间互相传颂、介绍、推荐,就诊者日益增多。当前提倡“1对夫妇只生1个孩子”,父母都“望子成才”心切。但眼见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成绩1天不如1天,深感迷惑不解,心急如焚,只得求助于医生,使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ADD约占学龄儿童的3%~5%,不算太少见,影响也是很大的。不但影响患儿个人生活、学习和前途,还会给父母和家庭带来不安宁,给老师带来麻烦,所以儿童多动症确实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近年来,中医中药也积极开展ADD的治疗研究,生产了不少的中成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0年冷方南等编著的《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一书,主要介绍了ADD的中医疗法。查阅1990~1993年发表的国内论文,有关ADD的20余篇,中医论文约占1/3。我们自80年代开始,对多动症的发病原理、心理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发表和会议交流有关经验和研究论文10余篇,为提高我国ADD防治水平作了有益的工作。
  关于ADD治疗问题,过去偏重于心理治疗、行为矫治及改进教育方法等,而反对或抨击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事实存,目前对药物治疗的看法已有所改变。认识到以药物治疗为前提,再辅以心理治疗等才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ADD的药物治疗,大都采用精神振奋剂。1980年以前以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为主。此药疗效明显,但由于当时用药方法不当,厌食反应较明显而被弃用。以后先后引进的利他林(哌甲酯,MethyphenidateRitalin)及匹莫林(苯异妥莫,Cylert),均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实验药厂研制生产,由此我国有了自己生产的ADD治疗药物。


中国专家治疗儿童多动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1977年后,儿童多动症问题逐渐引起北京、上海等地专家的重视,并先后开设门诊,进行多动症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并积极探索ADD的家长老师问卷评分法,开展了各种心理测试法等等,深入研究了精神振奋剂的疗效、服用方法及避免副反应等问题;研究了各种中药治疗方法以及有效的药物等。20余年来,门诊人数逐年上升,累积了丰富的诊断治疗工作经验,取得了极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建立了防治儿童多动症的特色门诊。
  我国中华神经精神学会在1981年11月宣布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1981》,将ADD定名为“多动综合征”,列入儿童精神障碍项下。在开展ADD防治工作中,与其他国家一样,开始时有些家长及老师,甚至医务工作者,都怀疑ADD的存在,认为多动和顽皮及教育不好的儿童难以区分;有的对药物副反应有顾虑,怕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反对药物治疗。但是,经过全国各地对多动患儿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逐步认识到ADD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了解到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一些ADD儿童,原来智能良好,就因多动不安,行为不能自控,注意力不能集中造成学习困难,而成为班级差生,而经治疗后成绩名列班级前茅,行为表现也有戏剧性变化,有的还就此当上了班干部。由于治疗后获得的奇效,使家长老师之间互相传颂、介绍、推荐,就诊者日益增多。


儿童多动症最新研究动向

  当前世界各国对儿童心理障碍多动症已较重视,特别是美国对儿童多动症,研究得较深入,采取防治措施做得较好。如家长所支持的多动症儿童团体在美国已普遍建立起来,这些团体经常举行会议,举办家长学习班,发表通讯,发布新闻,组成社会网络,以提高父母对多动症儿童的管教能力。通过这些组织活动来改善对儿童多动症的服务和提供财力支持。
还提出以下倡议:
1.开展公共教育运动来消除有关多动症及其处理方法的错误信息和不良名声,特别是药物利他林及其应用的争论。
2.提高对多动症儿童有效和可能的服务,特别是在学校和公共场所。
3.把多动症纳入法律范围,提高教师处理多动症儿童的技巧,把社会能力与课堂结合起来。
4.建立更多校外地区性学术组织,以发表论文、宣传辩论等来对多动症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5.父母和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进行儿童保健咨询活动.


多动症的病理研究

一、多动症儿童的大脑形态变化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分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左、右两半球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右半球支配感性活动,即直观思维活动、音乐活动、随意注意等,左半球支配思维概念活动,即语言能力、逻辑推理等。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善,医疗技术也在迅速提高,从而能更精确地测量人脑的形状、大小等,如磁共振成象技术(MRI),对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做了检查,发现多动症儿童右前脑的宽度比对照组儿童右前脑的宽度小;对一组有学习困难的儿童进行检查,发现其前额与多动症儿童的相似。研究还发现,多动症儿童的胼胝体的膝部、压部以及胼胝体前部至压部区域在形态上也比对照组小。这些资料表明,形态上的一些改变,反映了右大脑半球可能在结构上存在区域性变异。由于多动症儿童的表现不一致,它的变异范围不仅局限于额叶,还可能波及其他神经区域,但尽管波及范围广泛,病理上也有些变化,而损害程度是比较轻的,故曾被命名为轻微脑损伤。随着科学进步,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
二、多动症儿童的脑血流变化
  人脑每天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氧的供给,因此,脑的血流十分丰富,以保证脑的正常工作,倘若脑血流供应不足,就会引起脑部神经精神症状。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能准确测量脑各部分的血流状况。有关专家用同位素133 XE(氙)标记,采用一系列单光子发射层面摄影扫描(PET)技术,检查多动症儿童的脑血流变化,发现多动症儿童额叶中央区和尾状核的血流灌注减少。另一研究发现,无论是注意障碍伴有多动或伴有其它神经精神症状的儿童组,在纹状体和脑室周围后部的血流减少;相反,在主要感觉区和感觉运动区(包括枕叶和主要听区)的血流灌注相对增加,这就可能使儿童有意(主动)注意的能力不足,而无意(被动)注意的能力相对过强。研究还发现,应用注意促进剂利他林之后,灌注到基底节和中央区的血流增加,而灌注到皮层区的血流减少,因此,可以推断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的血流分布改变有密切关系。
三、多动症儿童的大脑糖代谢的变化
  糖是供给大脑的主要能量。糖代谢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的功能状况。脑功能失调可能表现糖代谢降低。为了探明多动症儿童的糖代谢状况,美国精神健康研究院精神病医生阿兰・扎米肯与同事们采用大脑显像技术--阳电子发射层面摄影术,测量了两组成年人的糖代谢率:一组是25例从小患有多动症的成人,另一组是50例正常人对照组,两组人在年龄、社会经济、智商、受教育程度上基本一致,结果显示,多动症患者的大脑糖代谢低于正常对照组8.1%,具有明显差异。降低最大的是在运动皮层区和前上额皮层区,这两个区域是大脑皮层注意力和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域,这些区域糖代谢降低,会导致注意障碍和行为失控,从而更加证实了患多动症病人与正常人的大脑糖代谢有显著差异。
四、多动症儿童的脑电图改变
  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机记录的一种脑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轨迹。脑的异常变化,可引起脑电图的相应变化,当大脑发生病变时,脑电图可出现波幅增高,频率减慢等异常脑电图波形。但是,脑电图的改变,不能直接确定病变的性质,我们博大儿童多动症防治研究所的诸位专家经过反复多年的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当儿童患有多动症时,脑电图会有轻微的变化,尤其是多动症儿童额叶的前中部至中央运动区的皮层受损时,会引起脑功能的轻微改变,随即可出现波幅增高,频率变慢的异常波形,这就可以证明有关学者对儿童多动症的脑电图论述分析是正确的。
五、多动症儿童的脑诱发电位变化
  人体受到外界的刺激可引起脑电位的早、中、晚三种变化,其中,早、中期比较稳定,晚期则不稳定,当注意处于紧张状态时,脑电位波幅会有明显升高;当注意处于涣散状态时,脑电位的波幅会下降。
  多动症儿童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集中属于主动主意,注意不集中属于被动注意。正常儿童这两种注意是有显著差异的,当主动注意时,脑诱发电位波幅大,被动注意时,脑诱发电位波幅小,显示电位有明显变化。多动症儿童由于注意集中困难,主动注意时脑诱发电位波幅较小,而被动注意时脑诱发电位波幅降低不多,显示电位的变化率不大。因此,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脑诱发电位有明显差异。
  有人发现,在主动注意的状态下,多动症患儿脑诱发电位波幅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被动注意时的诱发电位变异率也较正常儿童小,他们认为这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关系。
  博大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防治研究所1990年对86例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进行了脑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经治疗后,脑诱发电位的波幅接近正常儿童,从而证明了多动症儿童确实存在着脑诱发电位的功能缺陷。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Powered by 日照启德培智学校   © 2004-2019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咨询电话:13455002228,0633 - 6866629